GDP增长目标“不变”的背后,是为高质量发展留下空间
“同过去几年一样,政府工作报告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目标都是预期目标,不是计划目标。”在今天下午全国政协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记者会上,全国工商联副主席、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委员谈及GDP增长目标时说,今年设定的6.5%的增长目标和去年目标相比不变,但此“不变”的背后,却是一个“战略性的转变”。
钱颖一委员首先谈到“不变”。2017年我国GDP增长6.9%,超过了去年6.5%的预期目标,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,再次将目标定为6.5%左右,“这与去年设定的预期目标是持平的”。
“不过,今年与往年不同的一点是,党的十九大确定了‘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’的转变,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变。”钱颖一委员接着说,“我的理解,把今年的预期目标定在6.5%,比去年实际增长低0.4个百分点,是为了给转变留有空间。”
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,5年来我国GDP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%,但同时,“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够足,创新能力还不够强,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够高”。
此前,多个省份下调今年经济增长目标,钱颖一委员认为,这正是地方政府为了实现“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”的一个变化。
“这个变化非常有意义,是一个重要信号。”钱颖一委员说,“长期以来,地方政府追求经济增长,但是向质量方面的倾斜不够,这一次我们看到了地方政府在这方面开始有所转变。”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,要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。在此背景下,单一的经济增长指标的重要性正在下降。那么,该如何引导地方政府摘掉过去拼命强调GDP的“紧箍”?
“高质量的发展不像简单的GDP增速这么简单,很难用一个指标来衡量。”钱颖一委员说,从这一点看,“虽然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低了一点,但是工作的压力和挑战更高了。”
“首先还是要研究清楚什么叫高质量发展,因为你要想制定评价体系,先要知道到底评价什么。”记者会上,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委员说,在认识上有两个方面非常重要,即“投入是高效率的”和“效益要比较高”。杨伟民委员表示,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上提出的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建立6+1的政策体系和体制,“这是长期的任务,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过程中。”
(来源:工人日报 )